大有周易网-69周易文化|周易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大有周易网-69周易文化|周易网 论坛 谈儒论道 冷观“中国热”:推销自己不懂也不信的思想,能走多远?
查看: 1143|回复: 0
go

冷观“中国热”:推销自己不懂也不信的思想,能走多远? [复制链接]

Rank: 8Rank: 8

楼主
发表于 2015-10-4 21:37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 |打印
[p=28, null, left]【本文原载《北京青年报》,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炎老师赐稿。小标题为共识君所拟。原标题为《“走出去”的冲动》。】

[p=28, null, left]作者: 王炎

[p=28, null, left]有位华人朋友,他十岁的女儿在纽约上小学,不会中文。突然有段时间,回家开口闭口:"子曰"(Confuciussays),每句话都带这句口头禅,子曰:冰箱里的牛奶没了,子曰:今天不上课之类。

[p=28, null, left]父母问她缘由,原来一天学校老师提到孔子,美国学生不约而同把头转向她,好像只有华裔学生怀揣偏方秘笈,能破解孔子的神思妙语。下课后,同学们问她各种问题,都是中餐馆付账时赠送的"幸运签语饼"(fortunecookie)夹的纸条上的话。

[p=28, null, left]那些箴言体的"人生智慧"与中国文化何干?却让华人身份与中餐馆难分难解。就像70年代美国人看李小龙电影,见到街上的中国游客,便觉得身上有功夫,其实心里并不当真。十岁女孩本能地拿"子曰"开玩笑,化解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焦虑。

[p=28, null, left]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1940年代提出"轴心时代"的世界图景,公元前800 200年之间,出现了人类文明的奠基者:孔子、老子、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、以赛亚等,他们比肩而立。可美国课堂上老师讲到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时,没见谁去请教希腊裔学生,大家脑子里想的是艰深的知识体系、人类智慧起源之类。难道儒家、道家思想与古希腊哲学不一样具有普遍意义?


[p=28, null, left]自古以来,中国古代思想一直影响着各文明的发展进程,只是后来中国人把它抛弃了,结果它从生活经验里隐退,成了僵尸,至今尚未激活,也未能吸纳到现代知识体系之中,只落得"区域性文明"的地位。

[p=28, null, left]在海外则是华人的标签,像一件偶然穿出去的唐装。中国春节唐人街放鞭炮、舞狮子、弹古筝、练书法之类,都不过为后现代多元文化的筵席上添一道别致的小菜。如此"走出去",怕不尽人意。

[p=28, null, left]全球化时代到来,大家欢欣鼓舞。不同文化和思想日趋融合,西方出现了中文热、中国文化热、中国学热等,孔子学院门口聚拢着一张张年轻求知的笑脸。但有多少人真被中国思想所感化,像我们学习西方那样向中国取经?恐怕更多人是为了与中国做生意、增加就业机会吧?我们的吸引力仍在市场与消费。

[p=28, null, left]冷静思考一下"乘全球化的东风,让中国文化走出去"的口号,所谓"全球化"是指"冷战"后经济全球一体化,对中国人来说,更多意味着2001年加入WTO后的新环境。但我要说,文化全球化早已开始,西方之外的"他者"世界,早就被逐渐纳入西方文明的体系之中。

[p=28, null, left]远在西亚的奥斯曼帝国,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坦齐马特改革,广袤的伊斯兰世界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。

[p=28, null, left]东亚的大清帝国,19世纪末开始百日维新、立宪运动、废科举,中华文明内部裂变,传统经史之学失却合法性。

[p=28, null, left]"一战"之后,阿拉伯现代民族主义兴起、"二战"后亚非民族独立,各古老文化纷纷告别自己的传统,西风强劲了一个多世纪,西方现代性席卷了整个世界。

[p=28, null, left]自从新文化运动中喊出"德先生"与"赛先生",西学东渐,中国传统学术已渐渐隐退,代之以一套现代知识体系。儒家经典和道家哲学被置于古代思想、古文献或古代史的学科下,成为考古类的冷僻专业。

[p=28, null, left]传统思想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脱节了,虽地位依然崇高,却不指导日常经验。我们极力提升自己到现代文明的高度,将传统视作"吃人"文化,落后荒蛮。只有破掉旧习俗,才能塑造现代新人。

[p=28, null, left]今天我们津津乐道的中国热,乃"冷战"后,东、西阵营壁垒拆除,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开放边境,西方开始反思现代性霸权,后殖民理论悄然兴起,我们才随国际潮流重访中华传统。

[p=28, null, left]如果我们不是相信中国传统与古希腊、古希伯来的思想一样具有世界性普遍意义,而热衷于展示"舌尖中国"、"书法中国"之类的"元素",那么中华文明的"内功"与软实力,无望嵌入全球知识传播的主流之中。

[p=28, null, left]不是中国人而是他们在努力更新中国传统


[p=28, null, center]
汉学家史景迁


[p=28, null, left]既然期待中国传统思想走出去,专家学者纷纷提议,翻译全套儒家、道家经典,拨款成立中华外译基金,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弘扬中国文化。

[p=28, null, left]可是,激活中国传统靠翻译几本书,很难功德圆满。古代思想不因语种而有局限,而因其概念、论证和知识体系与现代学术不兼容,需要的不仅是语言翻译,更要有学术转译。"转译"须在思想层面,而非传播媒介可以胜任。

[p=28, null, left]仁、义、礼、信、恕、忠、孝、道、自然、无为等儒道的核心概念,英语翻译早已广泛接受,约定俗成,但思想仍未深入人心。我们的国学专家们钩沉考据,一样没有激活传统学术。

[p=28, null, left]对比一下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思想传统,两千多年来,从古罗马教父哲学时代到经院哲学,从文艺复兴到启蒙,从德国古典哲学到现代哲学,西方学术从未停止过对古代思想的重新阐释、更新和改造,随日新月异的历史变迁,西方思想针对新现实,不断赋予传统以新意义。不仅从古至今线索一直未断,而且内在生命力与时俱进。

[p=28, null, left]而中国传统一直封闭在自在自为的本土体系内,一旦受到外部冲击,信心丧失,便全盘放弃。在西方知识成为普遍范式的今天,中国思想必须在现代体系内被重新阐释,从现代生活经验中赋予其新意,才能获得生命力,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与思考,上升为人类共享的普遍知识。

[p=28, null, left]与我们的国学研究相比,西方汉学家在中国传统思想的更新上,做出极有意义的探索。狄百瑞(WM Theodore de Bary),史景迁(Jonathan D.Spence),史华慈(Benjamin I.Swartz),葛瑞汉(Angus Charles Graham)、郝大维(David L.Hall)、费正清(John King Fairbank)等,分别在文明史、中国史、思想史、中国古代哲学、政治学方面,开拓出可以继续深耕的学术园地。

[p=28, null, left]他们不仅在字面上翻译儒释道的核心概念,而且沉入传统学术体系之内,把概念和思路带出来,植入现代知识框架里,使之能与西方学术话语通约,既反思现代学术的盲点与遮蔽,又给西方学术共同体提供了新能量。

[p=28, null, left]初读史华慈和郝大维的作品,感觉离经叛道,与中国传统很隔,完全是一套陌生的体系言说中国思想,与我们熟悉的阐释水米无干。

[p=28, null, left]但经历数年的国内外教学实践,我渐渐体会到,无论欧美还是中国的青年学子,从汉学路径进入中国传统思想,没有陌生感和神秘感,与他们既有的知识储备匹配,无须克服时间的阻隔。

[p=28, null, left]而我们自家的国学专家,严谨者喜欢做墨守师法的章句训诂,宁愿当卫道的守陵人,盯住古代思想不让其复活;放纵者则驰骋心志,狂禅臆说,要么把儒道贬低成养生之术,要么抬高为治国安邦的神道。

[p=28, null, left]业余者最赶时髦,搞国学典籍大数据、文化节、外国人讲中文大赛之类,到处推销中国符号。难怪"五四"先贤要打倒孔家店,因为他们既痛恨头巾气极重的腐儒,又不齿借道统变戏法的小人,当然最伤心是中国人心灵的封闭,意不在打倒孔子思想本身。

[p=28, null, left]汉学家的国学不过隔岸观火,从文本到文本,从抽象到抽象的思辨。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,切身感受巨变的中国大地,学术优势远非汉学可比。

[p=28, null, left]汉娜 阿伦特在《论革命》一书中曾说:

[p=28, null, left]"思想不会是新的,只有实践,将思想应用到生活中,才会创造生机勃勃的新思想。"

[p=28, null, left]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中,我们最深切地体会现代对国人的意味。如能重新将传统思想引入生活,使之指导日常伦理,学术成绩一定超过汉学,反省现代学术之弊也贡献更大。但这需要开放的心态,还要能从经验里汲取思想的原创,之后中国学术才会影响世界,而不是只凑个"中外文化交流"的热闹。

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
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


Archiver|预测专区|大有周易网

GMT+8, 2024-5-8 06:42 , Processed in 0.054213 second(s), 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1.5.1

© 2001-2010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