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有周易网-69周易文化|周易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大有周易网-69周易文化|周易网 论坛 学生论坛 父母不是自动提款机,孩子当然也不是银行卡
查看: 1780|回复: 0
go

父母不是自动提款机,孩子当然也不是银行卡 [复制链接]

Rank: 8Rank: 8

楼主
发表于 2013-2-5 17:39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 |打印
工作忙碌的妈妈最常犯的一个错误,就是用钱来对孩子弥补亲情,希望孩子能用钱去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,减轻因缺少妈妈的照顾而出现的心理不平衡。这是不正确的,孩子不是银行卡,妈妈也不是ATM机,用钱来代替自己,是妈妈在家教过程中犯下的一个极不理智的错误。
       郭亮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。他爸爸经常出差,妈妈工作也很忙,不是中午不能回家,就是晚上要加班。所以,他从很小的时候起便要习惯着自己照顾自己。当其他同学还在被爸爸妈妈接送的时候,他就早已经脖子上挂着家钥匙和月票卡,自己坐公交车上学放学了。在郭亮的父母看来,别的孩子每天都能有爸爸妈妈接送,还能经常去游乐场玩儿,可自己却一点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,甚至不能常给他做些可口的饭菜吃,非常对不起孩子。为了弥补这种时间上亏欠,郭亮父母在钱的方面就大方了起来。别的孩子有什么,郭亮就有什么,别的孩子没有的东西,郭亮也应有尽有,以至于郭亮都说不出自己还有什么没吃过的东西,没玩儿过的玩具了。

       我和郭亮妈妈见过几次面,也算认识了吧。我今天之所以想起郭亮,是因为前几天巧遇了他的妈妈——当年看上去成熟干练气质高雅的她,如今却憔悴得厉害,提起郭亮就眼泪汪汪的。
       她说,当年他们两夫妻工作那么拼命,就是为了能给孩子创造个好的生活条件,不让他吃苦。只希望他能心满意足,乖乖地上学。可没想到,郭亮升入初中以后,开始出现厌学情绪,经常和妈妈要了钱就逃课,学习成绩一落千丈。上高中时还是花了钱进去的,没多久就想辍学。为了孩子的前途,她决定辞去工作,专门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。孩子却不领这个情,甚至说,她辞了职,家里钱少了,他的钱不够用了怎么办。还说她真是多此一举,把钱给他,他不用别人照顾。
       结果,孩子最后也没有好好学习,混个毕业证就被送去参军了,希望孩子能在部队的严格管教下不再让大人操心。郭亮父母一致认为是命运不公,如此好的家庭条件,孩子竟不争气。
       郭亮父母的家教悲剧并非个例,总是会有些父母在为了工作不得不忽视孩子的时候,用金钱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安,把经济上的富裕当作给孩子的心灵慰藉,直到金钱无法消除不安,不能慰藉心灵,反而造成坏影响的时候,才下定决心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,但这常常太晚了。在日常生活中,不乏条件不如郭亮家的家庭,父母忙碌,收入却一般,仍拼命地想用钱给孩子做心理安慰,导致孩子不了解父母疾苦,一味地把父母当成自动提款机。
真正来自父母的爱并不是用金钱来表现的,父母不是自动提款机,孩子当然也不是银行卡。一个孩子的幸福并非完全依靠金钱来诠释,甚至并不需要用金钱来诠释,只有父母由爱而做出的亲密举动,让孩子亲眼看到并亲身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存在,才是对父母之爱的最好诠释。郭亮的妈妈明白得太晚了,甚至于我觉得现在她仍在糊涂中,否则便不会只是慨叹命运的不公了。
我在孩子小学的时候也是一个忙碌的妈妈,他爸爸那时也不常在家,我每天中午都不会回来,晚上赶到家时也时常天黑了,所以孩子像郭亮一样,也是早早地开始学着照顾自己。我对自己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也有些愧疚感,但我却从不觉得用钱能改变这个问题。比如吃饭,孩子学校里可以热中饭,我总是每天早上给他装好饭盒,让他中午在学校把饭热热再吃。虽然给他几块钱让他自己买着吃,我也许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,但我觉得除了钱的问题之外,这对孩子的身体也不好,所以一直坚持。那时候孩子在花钱的问题上十分自觉,我习惯于在他口袋里放一块钱,告诉他在有必要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,可以找一个公用电话打给我。这一块钱就一直在她口袋里放着,只在换衣服的时候拿出来,再放进想穿的衣服口袋里,只要不需要给我打电话,哪怕是一年半载,这一块钱还是一块钱。相对那些爸妈给了两块钱买早点的钱,也要悄悄留下一块去买烤肠、烤串的孩子们来说,孩子对钱的态度简直太令人欣慰了。  
       另外,孩子一直以来对穿衣戴帽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,这是因为我一直都以“舒适为主”的观念去影响他,从来不强调品位。即使是到了大部分孩子开始出现攀比行为的青春期,孩子也没有让我因此发过愁,也许是因为他心里有更重要的东西吧——孩子从小练习书法,每个我不能陪他的日子,业余时间除了写作业,他就像一尊小雕塑一样站在桌前,拿着毛笔反复练字,笔墨纸砚我从不吝啬,但教他节俭,一幅作品写得不好,他从来不把纸团掉,而是裁切成小块,练字的时候用,直到这些小块的宣纸也被写得无处可写了,才会放弃它,这样一张纸的作用就相当于好几张纸了。他的作品我贴满了屋子,每当看上去,自豪得很,竟仿佛是我写的一样。孩子很高兴,始终坚持,并且认为,妈妈几百块钱给自己买一件衣服,并不能让自己比别人更优秀,倒不如去送他一令宣纸更有实际作用。
      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,孩子克服了很多困难,也养成了坚持不懈、注意力集中、性格沉稳等优点,这使他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大为受益。更主要的是,它在我不能陪伴孩子的时间里,给了孩子很大的心理安慰,不觉中度过了很多妈妈不能总是围在身边的日子。而我,也不会忘记在忙碌过后回到家里时,对他的字进行诚恳的品评,或提意见,或表扬,或鼓励,总是抱抱他的肩膀,拍拍他的脸蛋;也会在忙着做事的时候,抽出耳朵听他说说一些学校里的事儿,或者他觉得想和我分享的一些乐事儿——这并不占用什么时间,但确实让孩子和我都觉得很快乐,我的愧疚和孩子的不满足感就早早地消失了,既然生活如此,我们用好的方法去适应它,这是钱做不到的。
       孩子是容易孤单的,并且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,他们需要人来陪,需要有人在他们傍偟无助的时候告诉他们该怎么办,而这些唯有温暖的话语、慈爱的眼神和真心的陪伴才能满足,这比给他们再多的钱都有意义。缺少了这些,即使给他们买再贵重的东西,再多的辅导书,送他们去再高档的辅导班,都不会对他们更有帮助,因为心灵上的需求是金钱买不到的。即使孩子自己在家一直到夜深,父母中途打个电话嘘问一下寒暖,或者晚归时从怀里给他掏出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,都比带他们去必胜客狂嗟一顿更让他们觉得温暖。
爱是一种金钱无法替代的东西,是从内心迸发出来的行为与关注,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。以忙碌的理由,将爱定义为质的满足,将表达爱的方式定义为金钱的付出,自己甘心做一个ATM机,以为让孩子像一张存有巨款的银行卡一样,可以随时从ATM中提取现金就是爱——这样的妈妈大错特错了。
爱是一种金钱无法替代的东西,是从内心迸发出来的行为与关注,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。
       对于小孩子来说,父母的陪伴并非只意味着每天抽出几小时来陪他们玩儿,只要每天都能见到父母,父母每天都给他们一些温暖的微笑,或者小小的拥抱,都会让孩子有特别幸福的感觉,情感也有安全感和满足感。
       真正来自父母的爱并不是用金钱来表现的,父母不是自动提款机,孩子当然也不是银行卡。一个孩子的幸福并非完全依靠金钱来诠释,甚至并不需要用金钱来诠释,只有父母由爱而做出的亲密举动,让孩子亲眼看到并亲身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存在,才是对父母之爱的最好诠释。
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
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

Archiver|预测专区|大有周易网

GMT+8, 2025-5-1 06:17 , Processed in 0.131485 second(s), 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1.5.1

© 2001-2010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