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有周易网-69周易文化|周易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大有周易网-69周易文化|周易网 论坛 婚姻恋爱 择偶,永远的算术
查看: 1368|回复: 0
go

择偶,永远的算术 [复制链接]

Rank: 8Rank: 8

楼主
发表于 2012-3-12 09:43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 |打印
择偶,永远的算术!




在婚姻市场上,我们很难说清楚,是男人引导着市场主流,还是女人引导着市场精神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中国男人的择偶观,几千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。远古时期,中国男人就知道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”了,到今天,除了少数广州男人吃饱了撑的骨头发痒,想找个“野蛮女友”尝尝挨揍的滋味外,没有发现男人们在择偶方面有什么大的变化。到是中国的女人们,十年一个潮流:五十年代嫁工人,因为收入稳定;六十年代选农民,“根正苗红”成分好;七十年代是军人,部队保障多;八十年代嫁文凭,知识分子受欢迎;九十年代傍“大款”,吃香喝辣没问题。中国女人为何如此与时俱进?我觉得,与中国女人独特的社会地位与家庭地位有关。传统中国女人没有社会地位,家庭就是她的整个人生舞台,表面上,中国女人虽与男人平等了,但中国毕竟是个男人强权社会,直到如今,离婚还被大多数人认作是人生悲剧。所以,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,嫁根儿木棍儿抱着走”等传统观念对中国女人的束缚与制约还是相当严重的,这决定了中国女人对自身婚姻的慎重。慎重到什么程度呢?女大学生说了:出生是第一次投胎,婚姻是第二次投胎;出生是不可以选择的,但婚姻却是自己计算出来的!


当然,男人也不敢对择偶掉以轻心,因为中国的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,而是关系到男女双方两个家族之利益的大事-两个人的婚姻,其实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重新调配,这种调配分资源共享和资源交换两种方式。所谓的资源共享,用普通话讲,意味着“你的就是我的,我的就是你的”,男方家有个叔父是刑部尚书,女人家有个大爷是户部尚书,那就意味着“咱们家”有两个尚书了。至于资源交换,古代叫郎才女貌,现在还叫郎财女貌,只不过“才”字左边加上了一个贝壳的“贝”。古代的“才”与现代的“财”是相通的,古代的“才”,意味着学而优则仕。所以说,古代才士与现代财男,也就是一张潜力股与一张绩优股的区别。而女性的青春与美貌,也是可以划价的。自己估个价,媒人,也就是婚姻双方的经济人也给算计着呢,男女双方感觉交易划算,谁也不亏就可成交。我这样说话是有根据的,不是瞎掰,恩格斯他老人家说过:整个私有制社会,择偶制度以权衡利害为原则,也就是以经济和政治利益为核心和首要标准。


不知道严格来讲,或者说按恩格斯他老人家的标准来讲,我们新中国属于私有制社会还是公有制社会。我只知道,德国社会学家穆勒分析人类婚姻制度史,指出,上古、中古、现代三阶段中,人们在爱情、子女、经济三方面的选择,次序如下:上古,经济第一,子女第二,爱情第三;中古,子女第一,经济第二,爱情第三。现代,爱情第一,子女第二,经济第三。穆先生与恩先生的观点有些许冲突,而且,中国的事儿也比较复杂,穆勒不知道,中国的传统婚姻,第一,讲政治,第二,讲经济,第三,讲伦理,好象就是不讲爱情。如果硬套穆勒的表格,我感觉现代中国的择偶标准跟穆勒表中的上古时代倒挺接近。当然,现代西方也不尽象穆勒所言,英国小说家毛姆的一个试验就是明证:毛姆的小说卖不出去时,他想了一个绝招,用仅有的钱做了一则广告:“本人是个年轻有为的百万富翁,喜好音乐和运动。现在征求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共接 连理”。广告的结果是,毛姆的小说被抢购一空,英国的“洛阳”一时纸贵。总之,一个百万富翁,总是很吸引人的。现在中国,不就正流行着许多版本的富翁征婚吗?


当然,现代中国的择偶标准已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,政治出身,家庭背景,物的选择等逐渐淡化,个性、情趣等个我的选择逐渐加强,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,传统的影响无处不在,众多女人的择偶只是择“靠山”,择“饭碗”,择自己的未来,婚姻成为她们的第二次投胎。甚至女大学生也发出了“干得好不如嫁得好”的感叹。市场经济的大潮导致婚姻中的功利主义倾向还是特别严重的,刘巧儿那种与爱人“比学习比进步的”单纯早已成为一种笑谈。何清涟女士在自己的文章中谈到,90年代她在南方某城,有幸听到几位年轻女子有关择偶的对话,大致意思如下:她们认为选婿如选股。事业有成,钱袋饱满的男人是“绩优股”,在婚姻市场上牛气冲天,是女股民竞相购进的对象。但这样的绩优股因其多值壮年,早已成家,由“内部人”控制。绩优股穿越于花丛之中,活得潇洒,但是“内部控股人”活得很累,因为她们控股的地位并不牢靠,经常面临着第三者“恶意收购”的危险。欲收购绩优股,需先作债券(第三者),再争取债转股(由情人变妻子),过程虽然艰苦,但总比嫁给一个前途未测的“原始股”要好得多。再说了,自己千辛万苦把原始股培育成了绩优股,自己也要面临第三者的恶意收购。


何清涟女士不愧为经济学大拿,用经济术语谈“爱情”,也是满纸莞尔。我想,何女士可能是对的,因为诸多征婚广告一直再印证这一点,下面是我从某女性杂志里摘出的两则典型的征婚广告,供大家琢磨:


其一:韩国归侨,男,53 岁,1。78米,大学,幽默风趣,爱打高尔夫、游泳、健身,特显年轻,现回国投资酒店及旅游度假村,生意兴隆……


其二:海军军官,41岁,1。78米,高大威武,有责任感,倍受领导器重,现为某军区团职干部,收入稳定,有房备车……


“生意兴隆”“收入稳定”都是典型的中国特色。更可笑的是,连“倍受领导器重”,都成为一种政治与经济资源了,因为这暗示着男人的前(钱)途广大,无限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前景尽在其中矣。总之,中国的征婚广告,都是鱼饵肥肥的,似乎每一个字眼都想说明:俺要的本就不是爱情!


在发达国家都进入后物质主义时代,择偶更注重情趣爱好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时,我们,则带着刚从饥饿的阴影中走出来的营养不良之后遗症,两眼紧盯着物质层面的东西,其间虽有千变万化,但是万变不离其宗,恩格斯的断言适用至今!


择偶方面,中国何时才能走进新时代?俺拿不准。最新统计资料显示,90%的未婚女性看重婚恋对象的钱包,而50%以上的未婚男性要找一个“野蛮女友”调节忙碌枯燥的生活。呵呵,中国女人浪漫的同时,时刻不忘现实;而中国男人在现实的同时,想来点浪漫了!中国女人是浪漫现实主义者,中国男人则是现实浪漫主义者。


择偶观念中的政治与经济利益,可能是不发达社会的后遗症!择偶,便成为中国男人中国女人永远的算术了!俺从小就算术不好,所以大家可以想象,俺在婚姻中得到的政治与经济利益,相当于俺在街头摸的那奖,就四个字:谢谢光临!





择偶,永远的算术!
大有周易微信dy13371161988或Q285377969
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


Archiver|预测专区|大有周易网

GMT+8, 2025-5-2 11:32 , Processed in 0.154324 second(s), 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1.5.1

© 2001-2010 Comsenz Inc.